我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,针对就医市民普遍反应的停车难问题,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对院内停车秩序进行整治。5月19日,院内交通整治方案正式实施,至6月中旬,通过一个多月的攻坚克难,取得了明显的成效。
我院是目前全市规模最大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。医院新院区于2003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,设4个停车场。近年来,为解决就医市民停车难的问题,新开辟一个大型临时停车场,目前共有停车位900余个。据不完全统计,院内职工上下班的私家车500余辆,病人及家属每天进出医院车流量在8000辆左右,最多时超过1万辆,供需矛盾可见一斑。
为营造良好秩序,我院在2005年就通过招投标方式,对院内停车实行了社会化管理,进出车辆按停放时间收费。但由于中标承包单位疏于管理,致使院内停车存在杂乱无序现象,乱停车,占道停车情况非常严重,经常有一辆车占据多个车位资源浪费问题。特别是急诊楼周边被占道,救护车被档在通道上不能正常通行,极大影响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。医生和病人家属苦不堪言。
看病停车难,不仅让患者头疼,也成为卫生部门、医院管理层头疼的事情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,停车难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反应的热点问题。医院顺应群众呼声,即知即改、立行立改,坚持以成效赢民心。4月4日,医院成立停车专项整治工作小组,院党委书记张天宁多次召集相关职能科室现场办公、调研、论证,认真分析原因,并多次与交警部门协商,得到了交警等部门的大力支持。
通过追根溯源的“会诊”,医院明确了一手重疏导、一手抓管理的措施,制定了相对合理的院内交通方案,并下定决心、花大力气,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整治。
一是把便利的停车位让给群众。张天宁书记多次在各种会议上倡议全院职工不开车、少开车,要把方便让给病人,停车尽量远离楼房多走几步,主动将病房楼、急诊楼、行政楼周边的4个大型停车场留给就医市民使用。
二是科学规划院内交通网。医院组织人力物力,重新划定标识标线,设置指示牌,增设道路隔离护栏1000余米;对有500余个车位的临时停车场再次进行平整、铺石,优化停车环境;在龚青路一侧新开医院东大门,实行“两进三出”交通流;院内部分路段单向循环行驶,急诊楼正门前建设凹形临时停车带和推车便道,儿科门诊大门设置限位器……这些举措不仅实现了人车分离确保安全,也有效规范了停车行为。
三是加强现场管理,实行24小时全程监控。5月19日整治启动到6月13日期间,医院每天安排2名院领导、8名职能科室负责人、5名保卫科人员,以及23名保安公司人员和停车场管理人员,提早一小时上班,在医院各大门、停车场及出入口进行现场疏导。对不服从现场管理人员引导,不按泊位停车,逆向行驶的驾驶人员进行文明劝导。6月13日后,继续安排一定数量的保安和管理人员,保证现场维护的力量。
目前,在广大职工配合下,基本上能把病房楼、急诊楼周边便利的停车位让给群众。下一步医院将在上述楼房周边划出多个停放摩托车、电动车、三轮车、自行车的区域,使上述车辆进院后能够有序停放。同时,希望就医市民主动维护停车秩序,尽量配合现场引导,把通道留给大家,方便他人也快乐自己。